7月10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技术挑战赛终于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活动中,10支进入决赛的高校队伍参与了由特斯拉主办的赛前热身创新营活动,以及正式挑战赛活动,可谓收获满满。
7月9日开幕式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宜宾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恒、特斯拉中国动力能源工程研发负责人周巍、宜宾市科技局机关党委书记贾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8研究所研究员肖成伟、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副主任黄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新能源汽车中心副主任张亚明、宜宾市人社局副局长邓军、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总经理华剑锋、北京国汽智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寅康、凯翼汽车党委委员、财务总监江中逊、丰川动力总经理陈红旭等领导、专家出席了活动,开幕式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赵立金主持。
为培养和挖掘动力电池技术创新的高潜力人才、征集遴选动力电池集成创新创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特斯拉中国、宜宾市政府共同举办本次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技术挑战赛,最终有十所高校队伍进入决赛,包括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
侯福深指出,挑战赛是在新能源汽车开启全面市场化新征程,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大背景下,面向全国高校,面向行业关注的关键技术问题,广泛征集和遴选优秀解决方案的一项行业公益性活动,同时也是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同期活动。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坚定不移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成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引领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思路。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是实现“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引领,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正式挑战赛决赛分为现场答辩和实物测试两个环节,其中,现场答辩由10名评审委员会专家针对参赛设计方案,从方案设计技术方案完整性、创新性、可行性,产业化应用,现场答辩逻辑性与回答问题准确性等角度进行评价;系统测试环节由19名裁判委员会专家从电池系统参数测量、充放电测试、最高功率放电测试、雨淋测试、跌落测试、底部球击测试和耐温测试等7项测试项目进行评价。
此次选手们基于特斯拉Cyberquad设计的电池系统各有特色,特斯拉工程师们在现场也表示创意绝伦,值得肯定。一位工程师对记者表示:“此次参赛各个团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亮点,如几个高校提出的无线BMS、平板热管构型、防爆设置等,都很有创新性,同时具有相当高的实用性。”
而作为赛前热身的创新营活动也是亮点满满,活动包含一项小组赛和两项个人赛,其中小组赛项目为电池包失效分析挑战,个人赛项目分别为电池管理系统固件方案设计挑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挑战,10支入围决赛的参赛队伍在现场表现十分精彩。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同学对记者表示,此次参加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技术挑战赛对他而言,收获颇多,他说:“比赛十分激烈,也很有含金量,在和其他参赛同学的交流中,我学习和吸收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观点,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对未来动力电池的研究有了感兴趣的方向。同时通过参加挑战赛,也能够帮助我们从学院派思维走向产业化思维,更好地加深对动力电池产业化的理解。”
侯福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产业的培育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举办挑战赛有三方面意义,首先,通过比赛挖掘全国高校的优秀创新人才团队,更好地引进到宜宾,与当地进行深入的交流学习;第二,学会积极在大赛中发现优秀创新成果,致力于将其孵化,帮助好的作品在宜宾实现产业化落地;第三,此次参加活动的许多评审、专家委员都是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专家,希望能通过专家和宜宾的对接交流,更好地推动宜宾市动力电池领域的创新资源整合。
经过几天激烈的测试比拼,裁判、答辩委员们的认真探讨,动力电池集成及管理技术挑战赛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1名和优秀奖7名。一、二、三等奖颁奖仪式将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期间举行,同时,挑战赛成果展也将在大会期间展会。花落谁家,介时即将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