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 月 1 日,黑龙江佳木斯,女子发现居民区内建设方舱医院公示,公示日期为 2023 年 8 月 1 日 -2023 年 8 月 9 日。次日上午,佳木斯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名义上是隔离点,但实际用处现在也没说,项目是由住建局提交的," 可能是疫情结束前提交的吧,经费已经下来了,不建不行啊。"

" 疫情结束前提交的,经费已经下来了,不建不行啊!" 这是什么逻辑!疫情结束,方舱停建。这是普遍做法,也是基本常识。可黑龙江佳木斯这个居民区,方舱医院照建,理由是费用已经批下来了,不建不行。那么这个 " 不行 ",到底是谁不行,领导 " 不行 ",还是制度 " 不行 ",还是钱 " 不行 "?

这是对纳税人的严重不负责。政府不会挣钱,政府的钱来自纳税。政府支出钱少事儿多,要把每一分钱花到最需要、最急需的地方。尤其是当下,各地财政不那么宽裕,甚至可以说是紧张,更需要用好每一分钱。可遗憾的是,佳木斯这个方舱医院建设决策,就因为钱已经批下来了,哪怕疫情都过去了,不需要隔离了,却仍旧照建不误、照花不误。说白了,这是对工作不负责,对老百姓不负责。

钱批下来就要花掉,是不是很熟悉的味道?是的,在不少部门的预算里,钱批下来之后,如果没有按计划用完,就要被财政收回,同时下一年度预算就会相应减少。于是,为了确保第二年预算不减少,到了年底就突击花钱。而至于说,这个钱到底该不该花、值不值、需不需要、有没有好钢用在刀刃上,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钱必须要花出去。正是在这种思路之下,才有疫情结束,方舱照建——因为钱已经批下来了,必须花掉。

也别给这个荒唐做法开脱。他们大约会这样解释:尽管是以方舱名义建设的,但未来可以改作他用,甚至还会拿出种种理由。但别忘了,这个项目无论如何都是应对疫情下的产物,它的目的是为了隔离,为了救治,而不是为了其他。就算改作他用,也不会物尽其用,毕竟初衷不一样。像那些核酸检测设施,因为已经建成,只能再利用,也包括那些已经建成的方舱医院;但如果还没有开建,最好的办法就是暂停,而不是继续。

可悲的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常识性的逻辑,在佳木斯这个方舱医院的建设上,竟然没有被丝毫顾及。那么这个 " 不建不行 " 的逻辑,除了那种钱批了必须花出去的思路之外,是不是还有制度设计的原因?如果有的话,该怎么纠偏?这一荒诞事件,应该引起深度反思。不仅要根除这种突击花钱的变种,还要以制度的方式确保当决策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及时的修正、叫停,而不是物是人非,却还任由荒诞一幕上演。(正观评论员 王三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