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方雪雯剧照)方雪雯是著名的越剧演员,早年跟随恩师范瑞娟学唱范派小生。从艺以来,她先后演唱过《梁山伯与祝英台》《汉宫怨》《小姑贤》《庵堂认母》等众多优秀越剧剧目。不仅如此,方雪雯还在越剧电影《五女拜寿》《红丝错》有着精彩表现,并荣获文化部“文华奖”、 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获优秀演员奖等多项大奖。方雪雯唱腔清亮,表演细腻,眼神运用极好,与茅威涛、董柯娣、何赛飞、何英并称“越剧五朵金花”。方雪雯有过一次失败婚姻,前夫曾是浙江省艺校的舞台灯光师。在事业最高峰时,她为何远离越剧舞台?2016年,方雪雯为何要欺骗92岁的恩师范瑞娟?01(方雪雯、何英《五女拜寿》剧照)1984年9月1日,长春电影制片厂为建国35周年打造的献礼片——越剧电影《五女拜寿》在全国公映,引发观影狂潮。在《五女拜寿》中,方雪雯饰演三姑爷“邹应龙”,何英饰演三女儿“杨三春”,何赛飞饰演丫鬟“翠云”,董柯娣饰演员外郎“杨继康”,演出阵容空前强大。尤其是方雪雯,她通过优美唱腔,出众做功,将出身贫寒,胸怀大志,有抱负、有骨气、有作为的“邹应龙”塑造得栩栩如生。《五女拜寿》先后荣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等多项殊荣。方雪雯的美名也随着该片飞遍全国,被全国无数戏迷熟知和喜爱……(方雪雯)1966年2月25日,方雪雯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因为工作忙,方雪雯是跟随外公外婆长大的,直到上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小时候的方雪雯聪明漂亮,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另外她还是学校的夺奖利器,方雪雯有文艺特长,只要区县组织文艺比赛,她总能为学校摘金夺银。1978年,12岁的方雪雯即将小学毕业。一天她得知浙江台州越剧团来学校招生,当时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越剧,老师说,只要唱歌好就可以参加考试。一听这话,方雪雯来了兴致:这种考试舍我其谁?再难也要为学校争口气。台州越剧团只招收8名学员,报名考试的竟然有4000多人。方雪雯一路过关斩将,经过3试,终于成为被录取的8名幸运儿之一。(方雪雯早年剧照)然而方雪雯与另外7名学员不一样,别人都是正式学员,唯有她属于“试用学员”,原因是老师认为她发声的区域有一定缺陷。试用学员随时都有被退回去的可能,方雪雯小小年纪就有了危机感。在台州市越剧团学员班,她成了对自己最狠的孩子。每天天不亮,方雪雯第一个起床,顶着星星去练早功。形体课上老师让练拿大顶,别的孩子5分钟就可以了,方雪雯则坚持练8分钟。别的同学练习打虎跳(手、脚先后着地,向前跳跃或侧向翻身)一次练习5个,方雪雯自觉练8个。(方雪雯剧照)每晚临睡前,方雪雯都把白天学的唱腔在心里默唱一遍。老师见她有男孩子不服输的特点,安排方雪雯学唱小生。02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县,道白、唱腔都以嵊县方言为基础。此前方雪雯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不借助戏文根本听不懂越剧。有位同学是嵊县人,为了在吐字发音上有所突破,方雪雯利用假期跟同学回老家,专门学习嵊县话。方雪雯在嵊县溜大街、逛商场、去菜市场听别人怎么讨价还价。她还与街角晒太阳的阿公阿婆聊天,细心揣摩感受他们的发音。(越剧之乡嵊州)两个月下来,方雪雯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嵊县话了。语言关攻克了,她的越剧道白抑扬顿挫,有腔有调。一年后,方雪雯不仅摘掉了“试用学员”的帽子,而且所有成绩在学员中排名第一。1980年,方雪雯成为台州越剧团的一名越剧演员。她对自己要求很高,单位有难啃的硬骨头,她总是第一个报名。由于唱念做打俱佳,方雪雯很快成为团里的骨干。短短几年时间,方雪雯先后参与排演了《小姑贤》《盘夫索夫》《情探》《莫愁女》等多部优秀越剧剧目。方雪雯的演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82年她就遭遇了事业上的滑铁卢。这年春天,省文化厅为发掘培养戏曲新人,举办浙江省戏曲小百花汇演。方雪雯身为台州越剧团的当家小生,携带《庵堂认母》前往省城参赛。比赛前一天,方雪雯代表参赛选手在大会上发言,赢得阵阵掌声,一切都很顺利。然而比赛正式开始了,伴奏响起,大幕徐徐拉开,方雪雯走上台面对领导和评委却突然失声,一句也唱不出。舞台总监见势不妙,连忙重新合上大幕,方雪雯急得泪流满面。(方雪雯年轻时)原来,方雪雯备赛时练嗓太狠了,加上会场上开了空调导致失声。在那个年代,空调非常罕见,方雪雯从来没见过,适应不了空调房的环境。回到后台,方雪雯非常自责,团领导对自己参赛寄予厚望,专门派车将自己送到杭州,没想到竟是这种结果。如果一句未唱就铩羽而归,自己如何面对领导和同事?方雪雯内心的痛无以复加。培养一株越剧新苗非常不易,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被埋没。大赛组委会经过数次商讨,决定再给方雪雯一个机会,让她好好调整,3天后为她举办一个专场演出,全体评委到场,现场点评。得知消息,方雪雯双手握拳,暗自在心里说:一定要抓住机会,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早年方雪雯)三天后,方雪雯重新站在了舞台上,她嗓音清冽,唱腔韵味浓郁,潇洒大方,将明朝状元徐元宰刻画得真切生动,感人肺腑。演唱完毕,全体评委集体站起来,一起为方雪雯鼓掌。那一刻,方雪雯一边擦拭激动的泪水,一边向评委鞠躬致谢。当天比赛结果出来了,方雪雯综合得分名列前茅,一举夺得浙江省“优秀小百花奖”。031982年,香港邀请浙江越剧团于第二年赴港演出。省文化厅对此高度重视,随即从全省抽调28名平均年龄为19岁的艺术尖子,组成小百花演出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前身)在杭州进行排演,方雪雯有幸入选。(袁开祥(1945年7月—2013年10月)老师青年时期照)在集中排演的一年里,方雪雯受益匪浅。声乐老师刘志针、袁开祥,针对方雪雯发声位置不对,偶尔出现发音障碍的状况,进行反复研究。最终,他们找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声方法。根据老师建议,方雪雯调整气息,张开口腔,将两根手指伸进喉咙,然后“咿咿呀呀”练习发声。一天几个小时下来,方雪雯口腔红肿,喉咙疼痛难忍。她几次想中途放弃,然而为了心中的越剧梦,依然选择坚持。20多天后奇迹出现了,方雪雯果真拓宽了音域,完全克服了发声障碍。此后她一直坚持用这种方法练声,再也没有失过声,嗓子越用越好,方雪雯对两位老师感激不尽。(电影《五女拜寿》海报)1983年,方雪雯随同小百花演出团赴港演出越剧《五女拜寿》《汉宫怨》。所有演员青春逼人,唱功完美,做功出众,演出轰动整个香港,当地媒体纷纷进行大篇幅、详细报道。尤其是方雪雯在《五女拜寿》中饰演的三女婿“邹应龙”,鲜活立体,淳朴大方,牢牢牵动了香港戏迷的心。198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越剧《五女拜寿》搬上银幕,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随着《五女拜寿》热映,该片中5位年轻主演茅威涛、何赛飞、董柯娣、何英、方雪雯,集体爆红。上世纪80年代初,文艺界百花齐放,人们似乎对“五朵金花”这个词格外钟爱。此前有黄梅戏五朵金花,有北影五朵金花,方雪雯、茅威涛、何赛飞等5位主演被媒体誉为“越剧五朵金花”。越剧五朵金花横空出世,她们代表着戏曲潮流,起着标杆引领作用,被广大越迷津津乐道。早在1983年,方雪雯随团赴上海演出,有幸见到了著名越剧大师范瑞娟。对方对雪雯的扮相、唱腔、艺术风格大为赞赏,并鼓励她遵循一个流派,这样利于以后的发展。(范瑞娟)有人提醒方雪雯:范老师非常欣赏你,抓住机会尽快拜她为师。方雪雯却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一是担心自己唱不好会给范老师丢脸;二是害怕别人说她借老师的盛名赚取虚名。1984年,在小百花演出团的基础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正式成立,方雪雯顺理成章调入省城,并成为骨干演员。此后几年里,方雪雯先后主演了《红丝错》《情探》《相思曲》《汉武之恋》等越剧剧目,深受戏迷喜爱。1988年,在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方雪雯一举夺得优秀演员奖。04时机终于成熟了,1988年经人牵线,方雪雯正式拜范瑞娟为师,工范派小生。(范瑞娟与丈夫陈伯鸿)方雪雯做事认真,对艺术精益求精,她拜师不只是走过场。此后一到节假日,她就挤火车去上海,跟随范瑞娟老师学戏。当时方雪雯吃住都在范瑞娟老师家里,从气息调整,到唱腔唱段,从肢体动作,到眼神台风,深得范派精髓。范瑞娟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夸赞方雪雯是最认真、最刻苦的弟子。经恩师亲自指点,加上方雪雯刻苦勤奋,其艺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短时间内,各种荣誉纷至沓来:1989年,方雪雯荣获浙江省戏曲明星奖;1994年在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上,她夺得金奖;1995年,她主演舞台越剧《红丝错》,凭借 “张秋人” 一角喜获“文华表演奖”。(《红丝错》海报)不仅如此,浙江省电影总公司还联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红丝错》拍摄成立体声越剧影片,方雪雯依然饰演男一号“张秋人”。俊美潇洒的扮相,炫目的画面,逼真立体的唱腔,深深吸引了广大越剧迷。很多人看完《红丝错》觉得不过瘾,重新买票,返回影院看第二场、第三场……很多70后、80后,就是看了方雪雯饰演的“张秋人”,才开始喜欢上越剧,成为新越迷。同样是在1999年,浙江越剧团电视部将《相思曲》拍摄成电视剧,方雪雯出演重情重义的书生“唐壁”,同样深受广大越迷追捧。然而从2000年,正处艺术黄金年龄的方雪雯,突然从越剧舞台上消失了。当时资讯不发达,有人传言她得了重病无法登台,有的说她唱得太狠,嗓子坏了;还有人说她嫁了大款,后半生衣食无忧,根本不用登台了。(左起:夏赛丽、何赛飞、方雪雯)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方雪雯是个永远不懂满足的人。因早年学戏,文化课落下了很多。担心被时代淘汰,方雪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她自学《英语》《中国通史》,还进入杭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进修,并于1997年大专毕业。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越剧舞台上取得一系列成绩后,方雪雯在单位并不开心,复杂的人际关系常让她难以招架。这时方雪雯想换一个环境,去美国看看。于是2000年,她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辞职,拎着简单的行李飞赴美国。(方雪雯)在纽约,方雪雯学英语、考驾驶执照,并进入大学深造。美国的越剧迷得知方雪雯过来了,激动不已,通过各种方式与她取得联系。在大家盛情邀请下,方雪雯加入了纽约越剧票友协会。2001年,2003年,她还在当地的林肯艺术中心表演折子戏《打金枝》《梁祝》,深受戏迷欢迎。05方雪雯有过一次失败婚姻,前夫名叫王鲁杭,祖籍山东烟台,1960年出生,比方雪雯大6岁。早年王鲁杭是浙江省艺校的舞台灯光师,后担任浙江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浙江文化艺术促进会理事。方雪雯与王鲁杭在上世纪80年代末结婚,当时有报道,说两人相亲相爱,感情非常融洽。(王鲁杭)1991年5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突击排演《汉武之恋》。为避免打扰,团里将方雪雯等主演拉到位于萧山的杭州第二棉纺厂进行封闭排练。由于长时间不能回家,方雪雯非常牵挂丈夫,担心他吃不好,照顾不好自己的生活。一天晚上排练完毕,方雪雯连夜赶到火车站,乘晚上12点2分的列车回杭州市区。方雪雯到家时已是晚上1点多,见丈夫一切安好,她的心才踏实下来。为了不耽误排练,方雪雯在家待4个小时,又乘早上5点第一班火车赶回萧山排练。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得出,那时方雪雯与王鲁杭的感情非常好。(方雪雯)然而,他们的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两人因性格不合,解除了婚姻关系。前两年有媒体报道,说方雪雯后来再婚了,第二任丈夫是商海精英。方雪雯去了美国后,丈夫也将生意拓展到美国。方雪雯在纽约一边协助丈夫经商,一边读书。然而再婚的事,方雪雯并没有亲口证实,男方的身份我们无从得知。没有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就没有自己的一系列成绩,因此方雪雯对原单位有着深厚感情。2005年1月,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举办20周年团庆,方雪雯应邀回杭州演出。曾经声名赫赫的越剧五朵金花重新聚首了,大家感慨良多。(五朵金花重聚首,左起:茅威涛、方雪雯、何英、何赛飞、董柯娣)团庆在杭州红星剧院举行,伴奏声响起,方雪雯又唱起了《五女拜寿·来到故乡心沸腾》。台下的掌声、欢呼声几乎要将剧场的房顶掀翻。台下无数观众眼含热泪,高喊着“我爱你”!方雪雯每唱一句,都会有如潮掌声,面对热情的戏迷,方雪雯一次次泪湿眼眶。很多杭州戏迷都记住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冬夜,他们说那样感人肺腑的演出,已经很多年没有了。团庆演出结束后,方雪雯重新回到大洋彼岸。在国内,方雪雯有放不下的双亲及恩师范瑞娟。她经常给他们打去问候电话,表达自己的思念与牵挂。(范瑞娟练功照)2016年,方雪雯回上海看望恩师。此时范瑞娟已经92岁高龄,思维与记忆力已经出现障碍。见到爱徒,她依然能叫出方雪雯的名字。老人不知她已经出国,眼含热泪,关切地反复问:你现在还有戏演吗?担心恩师难过,方雪雯没有说出实情:演出非常多,我现在还唱《孔雀东南飞》《梁祝》《李娃传》。范瑞娟听后非常开心,像个孩子一样露出单纯的笑容。方雪雯内心酸酸涩涩,心有愧疚。她将头扭过去,偷偷擦去泪水。(范瑞娟(1924年1月6日-2017年2月17日))(浙百五美)2017年2月17日,一代越剧大师范瑞娟在上海病逝,享年93岁。闻知噩耗,方雪雯痛心不已,她本打算回国送恩师最后一程。但当时她又在美国一所高校进修,即将进行论文答辩,实在脱不开身。于是方雪雯含泪写好一副挽辞寄给了范瑞娟的弟弟,以寄托哀思。艺术是相通的,如今的方雪雯在大洋彼岸又迷上了书法,她书法作品清新刚健、朴素自然。如今方雪雯已出国23年,越剧、书法等中国文化元素已经融入她的血液,她永远牵挂祖国的戏迷,永远热爱祖国这片热土。无论身处何方,她的爱永远不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