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句流传很广的话:“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故乡便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这句曾让无数学子泪目的金句,在今年恐怕要重新改写。

2020年的毕业季来临之前,这届毕业生们正在家中经历着,一个漫长而略显忐忑的春天。

唉!

“我还能毕业吗?”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应届毕业生周婷婷朋友圈里高频出现的一句话。

虽然带着调侃的意味,却也是她和朋友们心中真实的担忧。

横亘在所有人眼前的第一座大山就是——毕业论文。

理工科进不了实验室,人文社科做不了田野调查,不少人都因此重新更换了论文题目。

上海某大学医学影像专业的大四学生满满,最初打算选择的题目是“弛豫时间检测方法问题研究”,需要花大量时间在实验室做实验;三月初,学校有一次重新申报题目的机会,她便把题目换成了“脑组织图像分割的算法研究”。

一个“问题研究”,一个“算法研究”——差别在于前者需要理论设计和实验检验相结合,而后者只需在软件上进行算法模拟即可。

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在家隔离期间的论文进度。

然而当进入实操阶段,大家遇到的问题却是千奇百怪的。

有人因为用不了学校的 VPN,在家期间从知网下载的每篇文献“都是自己充钱买的”;有人因为大量参考书籍留在学校宿舍,而只能在家里靠着百度“闭门造车”;也有人过年回家时根本没带电脑,现在已经在手机备忘录里写完了论文初稿……

生物医学硕士刘皓,在实验室专门负责基因实验小鼠的繁育和鉴定。他原本计划正月初五返校,为即将出生的小鼠接生分笼;在确定无法回学校之后,为避免小鼠交叉过度繁殖,他只能被迫拜托学校动物房的老师,处死了所有实验小鼠。

服装设计系的陈玉茹,五月份要向学校提交成衣,无奈却请不到代工,此刻“正在家里自学裁缝”。

雕塑系的李康,因为常去的艺术工作室不开门,现在连必须的雕塑材料都买不到了,只能被迫重新调整整体构思。

当然,很多问题通过及时与导师和学校沟通,都是可以解决的。

——前提是你的导师足够负责。

如果遇到“佛系”一点的导师,学生便只好坐在家中哭笑不得。

“导师一般都是学术大牛,都不太爱用社交软件,经常是QQ和微信都不回复,只能通过发邮件联系,沟通效率很低。”

郑州某大学的彭坤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导师,惜字如金,发什么都不回复。

有天彭坤托朋友买到了酒精湿巾,发微信给导师:“老师我给您寄两包酒精湿巾吧!”

导师秒回:“这么客气啊!”

毕业论文再难,至少还是一件确定的事情。

更让人感到折磨的,是关于未来规划的强烈的不确定性。

按照往年分数线,满满应该可以进入上海交大的考研复试。而如今复试却一再推迟,遥遥无期,甚至就连进入复试的分数线也尚未公布。

她主要担心两件事情。

一是怕在家待得时间太久,很多知识都不熟练甚至遗忘,影响复试成绩;

二是担心复试的形式发生变化,“比如变成线上面试的话,怎么确保公正性呢?笔试又该怎么进行呢?”

无独有偶,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同学们也面临类似的窘境。

湖南某高校的Jason通过国考初试后,花五千多块报了中公的面试课程,“现在总感觉都浪费了”。

相比之下,反倒是那些下定决心“考研二战”的同学,在这段时间拥有了更平稳的心态。

“趁着这段时间在家,正好可以踏踏实实地开始复习,每天作息都很规律,生活也被爸妈照料得很好,效率挺高的。”

出国党们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

忐忑等待offer的过程中,自己的论文、签证和语言成绩,老家所在地的疫情控制,目标国家的疫情发展程度和政策,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所有这些都成为影响自己学业进程的因素。

有人接受了条件录取,本打算利用上半年再冲刺一下语言成绩,未曾想上半年几乎所有的语言考试都被突然取消;也有人接到 offer 后提前在纽约租好了房子,现在人在国内,房子一天没住,就已经要准备交第二轮的租金了。

“二月份的时候,想着我们疫情控制住之后,自然就恢复正常了,所以也没太担心。但现在疫情开始全球蔓延,国外的高校也都纷纷停课了,我就觉得真的很难开学了……”

诚然,很多问题是无解的,毕竟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控制住疫情,大多数同学也都逐渐放平了心态。

“焦虑和担心都没用,都不能解决问题。”本打算秋季赴美读研的周婷婷说,“我觉得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少一点抱怨,别总是传递负能量,毕竟这件事是所有人在一起面对。每个人能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做好,就是胜利。”

与此同时,正在海外读书的毕业生们,心态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从最初的“担心国内的家人”,到“担心自己所在国家的疫情”,再到现在的“担心可能真的要延毕了”。

邮箱里,陆续收到了各自学校发来的“停课通知”。留学生圈子里甚至有了“停课这么多,应该退学费”的段子。

疫情期间的大学生:毕不了业?上不了学?找不到工作?

微信群里,身在国内的家长几乎一天一问地担心着千里之外的子女。“要不先休学半年,回国吧,现在国内反而是最安全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休学和延毕都远不止是口头说说那么简单。

重修需要缴纳的学费、书本费、考试费,在国外额外多待半年到一年的生活成本,可选航班又少、售价又高的特殊时期往返机票……每个决定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压在一个个家庭身上。

回国还是不回,这是个问题。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硕士应届生张晨曦在朋友圈里说:“课是停了,但我还得做实验啊,要不然该延毕了,我哭了……”

还有很多留学生表示,即便留在国外很不方便,但也不愿意回国。“国内疫情好不容易有了明显好转,不想因为自己回去,而再增加新的不确定性了。”

张晨曦独自在荷兰,每天回家给衣物消毒,三天就能用完一小瓶酒精。“荷兰现在 120ml 的小瓶酒精就要卖2欧甚至更贵,我连酒精自由都做不到了。”

而在隔壁瑞典读书的梁帆,因为瑞典的酒精管制,消毒只能用异丙醇代替。

对于身在海外的学子而言,疫情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无力感”。

学校的迟钝和不作为,国外同学的不以为然,所在国的消极抗疫政策……自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无能为力。

“祖国现在真的是最让人安心的地方,”正在英国留学的陈荔说到,“这边的人越 calm,我心里越害怕……算了,懒得再吐槽了。”

正在找工作的同学们,也同样焦头烂额。

春招的情况急转直下。

某艺术类院校电影系,硕士班全班目前无一人找到工作。“本来我们行业这两年就是寒冬,疫情一来,更不用说了。”

海投几十份简历得不到一次面试机会,成了家常便饭。更有很多公司,干脆直接取消了春招计划。

由于无法返校,不少实习生因为“没有到岗”和“要与公司共克时艰”而领不到实习工资。

即便这样,也很少有人敢直接辞职,毕竟这些原本打算靠着实习转正的同学们,既没有实际的合同,也没签三方协议,几乎没有任何主动权。

当然,大家心里明白,公司也不容易。

招聘计划暂时搁置,裁员计划却已经启动。

有人秋招时被录取,还没等到去公司报到,录取自己的整个部门就因公司“组织架构调整”,被“优化”掉了。

在上海读书的李坤岩,从大三起就在一家金融机构实习,期盼着能在今年夏天转正。巨大的工作量和长期熬夜,让他去年年底患上了急性干肠炎。

上个月,他突然收到 leader 的微信,表示“认真考虑之后,觉得你身体可能不太好,不适合我们这个工作”。

当然,各高校都在想尽办法帮助毕业生就业。

3月1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官方微信发布文章,呼吁法学院的校友们“充分发挥您的影响力,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就业信息”。

疫情期间的大学生:毕不了业?上不了学?找不到工作?

随便到各大高校和学院的微信公号翻一翻,就会发现类似这样呼吁往届校友帮助就业的文章,还有很多。

而北大开设了一个线上招工平台,刚一上线,就被挤爆了。

这届毕业生正在经历大学以来——也许是整个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假期”。

回归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不少人也坦言,隔离在家的这段时间,“其实也挺幸福的”。

想想看,这么长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机会,几乎很难再有,应该好好享受这段平静的亲子时光。

也终于有机会,去完成那些自己一直想做却“没时间做”的计划。

就像最近很流行的一句鸡汤:

“你度过隔离期的方式,反映着你一生能达到的高度。”

——这篇文章本来会在上面这段收尾。

只不过当我们把它提前发给受访者们阅读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吐槽了这句鸡汤。

“其实我隔离期间也没干啥……没你想得那么励志……就正常生活……”

“我就把现在这段时间,当成是大学生活的暂停键吧,是让我在踏入水深火热之前,再最后认真回味一下大学。”

周婷婷甚至把文章草稿发给了妈妈。

妈妈读完,摘下老花镜,“你们年轻人啊,就是太着急。其实都会好的。”

最后的最后,作为一个已经脱离校园太久被社会捶打过好几轮的老学长,我出于私心,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些被生活教育的感悟。

也许你会觉得很鸡汤。

但是我相信,如果未来的某一天你在无意中又看到这篇文章,你会更明白我说的这些话。

❶ 不要为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而懊悔/愤怒,怨天尤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❷ 时间是自己的,并且永远是自己的。

❸ 只要有所行动,就会比躺在床上要好。

❹ 学会与困难、遗憾和焦虑共处,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❺ It's all about long term.(好吧这句话其实是贝索斯说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