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和肥胖人群,怎么吃汤圆比较好?
01 汤圆,是我国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在北方也叫元宵。汤圆象征着团圆美满,是传统节日元宵节的特色美食,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汤圆吃起来香甜软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02 汤圆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糯米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所以,汤圆扮演的角色是主食,从膳食结构搭配来看,吃了汤圆,还应该再吃点蔬菜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豆,这样营养更加合理。淀粉按照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我们平时所吃的大米大部分都是直链淀粉,而糯米粉中大部分是支链淀粉,支链淀粉意味着分枝较多,可与更多的淀粉酶接触,消化起来更快。我们在吃汤圆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吃完不大一会就会感觉到饿。
03 对于血糖控制不太好或者肥胖人群来说,吃汤圆要控制好量,切要搭配其他食物来食用,这样能延缓食物的消化速度,降低餐后血糖,也能增加饱腹感。比如吃汤圆的时候,可以搭配一盘素菜,可以凉拌、水焯或者清炒,然后再配一点鱼肉、瘦肉、蛋类、牛奶或者豆制品,这样的混合膳食,不仅营养更加丰富,膳食结构也比较合理。
04 汤圆根据馅料的不同,也可分为好多种,包的馅料可甜可咸,比如有白糖、芝麻、豆沙、果仁、枣泥、花生、肉等,不论何种馅料,热量都不低,所以如果光吃汤圆的话,吃饱了可能热量也超标了。因此,最好搭配点热量低、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既能增加饱腹感,也不至于热量超标,蔬菜、水果、豆类都是不错的选择,根据自己一天的饮食结构来选择。
最健康的饮食方式是“东方膳食模式”,应该怎么吃?
01 那么,适合我国人的“东方膳食模式”是什么呢?按照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国传统健康饮食优势,包括南方与北方的传统,在原有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现代人的身体健康变化,有少许的调整,希望大家可以每天健康的饮食。根据2022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来看,在最丰厚的一层中,希望大家先完成人体所需的补水量,即每日1500~1700ml,按照每杯水是200ml,那么一天中需要达到7~8杯的量。这里还不包括特殊的情况,如有病情的人群,包括痛风患者,为帮助机体排出更多的尿酸,适合多饮水,每日还可在2L以内,特殊情况还需因人而异,其他健康人群在适量运动下可饮用7~8杯的水;
02 每餐都不能少的谷类、薯类,两种都是很好的主食,谷类每日要摄取的200~300g的范围内,当中全谷物和杂豆要占到50~150g,差不多是一半的量,薯类则是50~100g,包括马铃薯、红薯、紫薯、芋头等,作为给机体提供热量的来源;接着是新鲜蔬菜水果,据全国居民营养调查发现,有多一半的人吃新鲜蔬菜水果的量,都不如推荐的一半(蔬菜类300~500g、水果类200~350g)。
03 奶以及奶制品,要达到300~500g,有助于机体储存钙以及老年时预防钙的流失,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还有大豆以及坚果类要在25~35g的范围内;
04 最后是盐要低于5g,之前是6g,但由于重口味饮食的人群越来越多,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加,要控制在5g以内,油控制在25~30g,保持清淡饮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