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东方风来满眼春,新时代南海潮头又东风。

40年前,“千年古邑”宝安县撤县建市,深圳经济特区横空出世。

如今,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落地宝安;128米高的欢乐港湾“湾区之光”摩天轮屹立宝安中心区,成为大湾区备受瞩目的新地标……伴随特区一路成长,作为“优质生活创想家”的华侨城集团,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多年来深耕深圳、服务深圳,以“绣花”功夫不断创新产品,与40岁的深圳特区一道穿越都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光时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

匠心传承 创新发展

40年来,深圳经济腾飞、科技领先的同时,文化产业也在同步积淀。作为发轫于深圳、国内目前唯一同时获得“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中国旅游集团20强”荣誉的企业,华侨城积极践行央企使命,探索“文化+”多元创新模式,以文化的力量助推深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深圳市民和广大游客的“文化菜单”。

深圳锦绣中华,既是中国第一座文化主题公园,也是深圳文化和旅游业的开端。以锦绣中华为起点,已成长为全球主题公园集团三强、亚洲第一的华侨城,在过去数年间以文化为轴,串联各类要素,培育出集聚文化主题景区、文化艺术、文化创意、文化演艺、文化主题酒店等业务板块的文化产业集群,推出了一批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用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润养城市气质。

华侨城的文化实践助力深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普惠、优质与可持续,多年来致力于将文化、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明天音乐节”、OCT凤凰花嘉年华等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艺术活动,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艺术的滋养、激发了深圳的文化活力。

立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华侨城利用自身平台优势,结合项目所在地的资源禀赋,通过深挖传统文化IP、开展文化主题活动等形式,让传统文化走进民众生活。在甘坑新镇,华侨城将客家凉帽打造成为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非物质文化超级IP“小凉帽”,通过导入IP文创产业和VR内容产业集群,将其建成岭南特色数字创意文化产业聚集区;在大鹏所城,华侨城在保护原有建筑群落布局、尊重当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携手大鹏新区规划建设大鹏所城文化遗产小镇,通过持续开展“千年非遗·印象大鹏”等文化活动,激发了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

当前,旅游消费升级、文化和旅游融合加速,华侨城持续探索“文化+节庆”的创新模式,连续三年举办以深圳为起点、遍及60余座城市的“华侨城文化旅游节”,以海量优质的节庆活动和旅游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

绿水青山 生态筑城

“打造公园之城、构建公园人文生态”是深圳“文化立市”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深圳从建城之初的五个公园,发展至今拥有近千座公园,这些公园承载着深圳人的城市人文梦想,展现了深圳“诗意”“宜居”的一面。

在35年的发展历程中,华侨城率先以“生态环保大于天”和“规划先行”的理念进行城市建设。以华侨城欢乐海岸为例,这是一个集旅游、生态、文化、商业于一体的“都市会客厅”:这里是适合全龄段客群的开放式城市广场,这里有中国唯一地处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华侨城湿地,这里还有中国首个自然学校——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在繁华都市的中央,华侨城构建这样一处生态公共空间,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切身感受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扎根一座城市,就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自然肌理,将企业个体的发展融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格局之中,这一理念随着华侨城布局60余座城市的文化和旅游项目走向了全国。

进入新时期,华侨城布局京津冀、长三角、西部、云南、海南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地区。华侨城始终坚持“生态环保大于天”的理念,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尊重当地历史人文,力求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图景。

创新驱动 智造未来

科技创新是造就“深圳奇迹”的关键力量。40年间,深圳在5G技术、超材料、柔性显示、新能源汽车等科技创新领域走向世界前列,诞生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康佳集团便是其一。

从中国第一台高清数字电视、第一块彩电微控制器芯片,到近年来在8K、5G、半导体等领域发力布局,康佳40年的创新发展,也是特区40年创新精神的见证。作为一个以科技创新驱动的平台型公司,康佳以“科技+产业+园区”为方向持续攻坚核心技术、推动四大业务组群协同发展、提升人才队伍水平,推动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华侨城与康佳集团重点打造的创投平台“康佳之星”,致力于创建以产业培育为核心的创投生态圈。目前,康佳之星已在全球建立了18个创新基地,培育了众多行业潜力独角兽。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把握“新基建”发展机遇,加速企业数字化战略布局,是助力深圳“双区建设”的应有之义。华侨城旗下深圳欢乐谷、世界之窗等景区率先联合通讯行业巨头开展5G战略合作;今年疫情期间,各地景区创新推出虚拟排队、人脸识别等应用,有力保障了景区安全有序高效运营;同时,华侨城与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联合研发编制的“中国旅游景区欢乐指数(THI)”,依托大数据进一步助力景区服务品质及运营效能提升。

活力无限 欢乐同行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和“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的交汇点,40岁的深圳步履坚定、未来可期;走过35载创想征途的华侨城,也正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依托,朝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加速迈进。

近年来,华侨城按照“一个基地,两翼发展”的战略方针,积极响应深圳市“东进战略”和“前海整体发展战略”,重点推进以甘坑新镇、大鹏所城旅游度假区、光明小镇等为代表的“8+1”重点项目建设,为深圳“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注入新动能。

位于宝安中心区的华侨城欢乐港湾·海滨文化公园近日向广大市民开放。该项目对标世界级标准、国际化水平,将为宝安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发挥重要作用。8月初,西涌滨海旅游度假区正式开业,华侨城以“生态为本、文化赋能、面向市场”为原则,对西涌片区品质进行改造提升,以高品质、国际化度假区为依托,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取得实质成效。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最具全球影响力的超级文化和旅游融合集聚区。华侨城的布局版图正以深圳为中心延伸到整个湾区,以湾区的东西两侧为两翼全面布局。当前,华侨城在大湾区推进的项目共约30个,涵盖主题公园、自然景区、田园综合体、文化和旅游小镇等10余个类别,实现大湾区9大城市全覆盖,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实现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周昭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