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以来,腾讯的舆论热度不减。

一边是马化腾、刘炽平等股东的持续减持,市场看空声音渐起;另一边是股价在股东减持和看空声音中一路向北,创历史新高。

截至7月1日,腾讯市值超阿里港股市值,相当于2.5个A股股王贵州茅台,更抵得上15个百度。

马化腾、刘炽平等股东减持是因为不看好吗?市场又看上腾讯什么?腾讯股价如此涨势是价值回归,还是估值泡沫?

越减持股价越涨

作为中国互联网界的龙头之一,腾讯近些年无论在行业还是在资本市场,都表现得愈发强势。原本就不缺话题,6月以来更是聚焦舆论目光。马化腾、刘炽平先后减持腾讯股票,被市场推上“热搜”,有关腾讯“估值到顶”的声音接踵而来。然而,腾讯港股股价却在一片看空声中一路向北。

截至7月1日港股收盘,腾讯股价收报498.6港元,市值达到4.76亿港元。

今年以来,腾讯股价震荡上涨,年内涨幅超33%。若从3月算起,其股价则从不到330港元上涨到近500港元,市值净增了1.56万亿元。按除权后的价格算,已经突破2018年1月29日的高点,达到历史新高。

而自2004年上市以来,腾讯股价十六年涨幅超740倍,这一涨幅超过了400倍的茅台、340倍左右恒瑞医药。按7月1日的最新市值4.76万亿港元计算,相当于4.3万亿人民币,超过阿里巴巴的4.5万亿港元,相当于2.5个贵州茅台、2.4个工行、4.6个美团、5.8个中石油、6.2个拼多多、15个百度或16个中信证券。

马化腾、刘炽平减持是看空吗?

根据腾讯公司披露,在2020年6月9日-6月12日马化腾累计卖出腾讯股票964.78万股,出售均价约444.4港币,累计套现42.87亿港币,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从8.53%降低为8.42%。今年1月14日至17日期间,马化腾亦曾连续4个交易日沽货,累计涉及500万股股份,套现近19.96亿港元。

与此同时,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在减持股票,今年5月29日及6月1日再度减持腾讯股票,两个交易日共计减持60万股,套现约2.472亿港元。刘炽平已在今年1月初和4月初,分别减持了50万股及60万股腾讯股票,分别套现1.92亿港元及2.27亿港元。

腾讯两大股东连连减持套现,一度被解读为“看空”。然而,从屡次创新高的股价看,马化腾、刘炽平的操作是典型的“一卖就涨”。实际上,马化腾近十五年约有16笔大幅减持,套现金额超过230亿港元,回头看,历史上他每次减持都是“踏空”。

因此,笔者并不认同马化腾、刘炽平的减持是表明“腾讯估值到顶”的观点。笔者认为,对于像马化腾、刘炽平这样拥有足够大的财富体量的人而言,资产是100亿还是200亿,远远没有拥有一辆自己喜欢的爱车,心仪的游艇,或者帮助了一个想帮助的人,感谢了一个想感谢的人……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如同美国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早期不断出售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用以买豪宅、做慈善、享受生活一样,这完全无关公司价值判断,只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笔者的看法是,马化腾、刘炽平的减持套现,不择时、不择价,用钱就卖,与是否看空腾讯无关。

腾讯还是否值得期待?

随着腾讯股价创新高,有券商不断提高其目标价,也有券商认为其目前是合理估值。那么,腾讯还值得期待吗?

近年来,市场普遍担心腾讯高增长不再,而增长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由 PC 互联网时代转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口红利已经消耗殆尽,无论微信或手游的用户增量都已经放缓。

虽然,以游戏为主的增值业务和广告业务的增速可能受政策和宏观经济影响,暂时放缓,但腾讯通过大力发展其他业务(主要是支付及金融服务、云服务),占收入比已经从基本为零成长为超越广告收入的举足轻重地位。

在过去十多年里,收入从仅600万多元增长到1184亿元,年化增长197%,过去五年年化增长甚至超过200%。

支付业务方面,电商场景下支付宝依然遥遥领先。其他场景,微信已经追平甚至超越了支付宝。2019年,直播、小程序商城和企业微信、微信社群运营结合,推动多个企业完成了小程序商业化的闭环。

腾讯云服务也是未来增长的法宝。国内云服务领域里,阿里云一家独大,腾讯云屈居第二,紧紧跟随。伴随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全融合,云在数字时代,犹如电在工业时代一样不可或缺。可以预计,阿里腾讯双雄的云市场规模及份额,大概率会在竞争中共同壮大。

此外,腾讯的投资业务也不再是市场理解的非主营收入,它将正式登台成为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截至2020年年初,腾讯总计投资企业超过800家。今年以来腾讯再次加快投资步调,疫情前后的一季度,腾讯投资企业多达29家,比去年同期多增3家。在其投资的版图中,京东、美团、拼多多无疑给腾讯带来丰厚的利润,此外,还有不少其培育的独角兽企业正传来IPO的好消息。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腾讯虽然已是巨象,但依然有能力展翅腾飞。(记者 吴晓芳)

推荐内容